寧夏銀川原隆110千伏變電站全景(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新能源是我國實現“雙碳”、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路徑,截至2024年底,我國新能源裝機首次超過火電裝機規模。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同時,其“靠天吃飯”、供應不穩定等短板也日益凸顯,不僅導致新能源消納壓力加大,也對電網安全平穩運行帶來影響。
因此,實現新能源穩定持續供應,推動新能源可持續發展,成為破解新能源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去年底,寧夏永寧縣閩寧鎮“純綠電小鎮”儲能電站、協同控制系統等重點工程按期完工,具備了24小時純綠電供應能力,由新型儲能替代煤電等發揮調節作用,推動新能源“發、儲、傳、用”協調發展,為破解當前新能源發展面臨的難題提供借鑒,并成為閩寧鎮鄉村振興的“催化劑”,引發“鏈式反應”。
新型電力系統實現24小時純綠電供應
發展新能源,寧夏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15年來,寧夏新能源裝機規模從2010年的85萬千瓦增加到2024年底的超過4100萬千瓦。在此背景下,寧夏閩寧鎮“純綠電小鎮”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實現24小時純綠電供應,有效彌補了新能源供應不穩定的“先天不足”。預計年新增綠電消納2.15億度,年節約標煤超2.6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2萬噸。
“我們專門研發了源網荷儲控制系統,系統通過在調度中心、樞紐變電站、新能源場站及儲能電站部署智能測控設備,構建了能量管理系統主站+子站的雙層控制架構,實現源網荷儲協同控制與全景監測,實現新能源、負荷精準預測,儲能充放電智能調控,構建有源配電網智能調度模式?!眹W銀川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徐勇說,“有了這一系統,白天光伏大發時段,新型儲能存儲多余電量,晚上風電、儲能互相配合,實現24小時綠電供應?!?/p>
受外部環境影響,新能源供電波動性大。新型儲能作為源網荷儲的“儲”,通過“削峰填谷”穩定新能源供應,是新型電力系統以及閩寧“純綠電小鎮”的重要一環。它既能“存有余補不足”提升新能源經濟效益,又可以“自構區域電網”,具備并/離網無縫切換與離網運行能力,在閩寧鎮鎮域電網和上級電網的聯絡線因故障斷開等情況下可實現離網運行,最大程度降低脫網對新能源消納的不利影響,保障可靠供電及區域能源安全。
大唐永寧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濤說,閩寧鎮建設的2座100兆瓦時/200兆瓦時新型儲能電站相當于超大型“充電寶”,一次可以存儲電量40萬度,按照85%的放電效率,充滿后可以供應34萬度電,來補充夜間無光及風電出力不夠的裕度。
虛擬電廠也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虛擬電廠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實體電廠,而是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將需求側一定區域內的可調節負荷、分布式電源、儲能等資源進行聚合、協調、優化,構成具備響應電網運行調節能力的系統。
寧夏虛擬電廠可調節能力居全國前列,部分用電企業作為虛擬電廠,根據新能源發電波動,及時調整用電負荷,既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企業也能獲得補償,實現雙贏。截至去年底,寧夏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接入10家虛擬電廠,聚合電動汽車充電站、樓宇空調、鐵合金企業等20類可調節負荷,聚合容量379萬余千瓦,虛擬電廠運營商累計獲利約100萬元。“純綠電小鎮”投運后,寧夏虛擬電廠的成功經驗,還將為閩寧鎮綠電供需平衡、吸引相關企業落戶保駕護航。
有效破解新能源發展難題
當前,我國新能源發展面臨消納壓力大、新型儲能發展積極性偏低等痛點,“純綠電小鎮”探路新能源系統發展,為破解這些困難提供了借鑒。
緩解新能源消納難題。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過全球一半,累計裝機規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對其消納造成較大壓力。以寧夏為例,截至2024年底,寧夏新能源裝機突破4100萬千瓦,其中光伏占比超過60%,因光伏發展快、發電波動大,寧夏新能源消納壓力日益增大。
國網銀川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專責賀興安表示,“純綠電小鎮”基于新能源占比100%情形,探索制定儲源網荷儲協同運行策略,既可以提升鎮區綠電消納比例,又能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通過工程實踐推動解決高滲透率新能源供需平衡問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新經驗。
調動新型儲能發展積極性。新型儲能是促進新能源消納及穩定供電的重要一環。當前,由于政策不穩、成本下降較快等因素,我國新型儲能“誰先進入誰虧損越多”,一定程度挫傷了產業發展積極性。
寧夏明益綠能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兵階表示,我國新能源快速發展,僅靠煤電參與調峰是不夠的,這使得新型儲能發展前景廣闊?!凹兙G電小鎮”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一步增加了新型儲能應用場景,助推產業發展。當前,構網型儲能作為新事物成本偏高,但它代表著產業的發展趨勢,今后隨著其大規模應用,成本會不斷降低,并不斷提升我國新型儲能的技術優勢。
破解綠電的物理溯源難題。當前,我國綠電和煤電“混合”上網,綠電難以實現物理溯源,導致我國綠證的認可度受到影響。而“純綠電小鎮”通過全天綠電供應,實現綠電物理溯源,有效破解相關難題,或將提升我國綠電及綠證的“含金量”。
受訪專家表示,“純綠電小鎮”運行后,閩寧鎮內企業使用的綠電均可溯源,有助于提升相關企業效益。
鄉村振興的“催化劑”
20多年來,在閩寧協作幫扶下,閩寧鎮從“干沙灘”變為“金沙灘”。近年來,新能源進一步讓閩寧鎮的干沙灘披綠生金,而“純綠電小鎮”帶來的純綠電優勢,則接續成為閩寧鎮鄉村振興的“催化劑”。
“‘純綠電小鎮’加快閩寧鎮清潔低碳轉型發展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以綠色能源賦能閩寧產業園智能制造、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及設施農業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閩寧鎮加快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注入新動能?!遍}寧鎮黨委書記石佳說。
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是閩寧鎮移民群眾最質樸的愿望?!凹兙G電小鎮”采用“村集體+企業+農戶”的模式,閩寧鎮原隆村建成大規模光伏設施農業,并為全村1600多戶移民建設了屋頂光伏,村集體每年獲得收益200多萬元,每戶移民每年還可獲得屋頂租賃費。
此外,工商業一直是閩寧鎮及脫貧地區發展短板所在,“純綠電小鎮”則利好高耗能等綠電需求較高的產業,為閩寧鎮工商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新優勢。
閩寧鎮轄區內的寧夏瀛海天琛建材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水泥、水泥熟料等,公司2024年前11個月用電量3600多萬度,累計電費1900多萬元?!凹兙G電小鎮”投運后,按照寧夏最新政策,若用戶采用雙邊交易機制全部購買使用綠電,理想狀態下用電成本最高可下降12%。公司負責人說,綠電引發了整個行業變革,它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用電成本,還從根本上解決了行業耗電量大帶來的碳排放多的難題。
閩寧鎮“風光”資源豐富,為當地承載更多對綠電需求較高的企業提供了條件。寧夏銀川市發展改革委主任侯自強表示,當前,閩寧鎮新能源裝機20萬千瓦左右,年發電量為3億度左右,高于當地年1.5億度左右的用電量。并且當地新能源資源充裕,未來可擴展至100萬千瓦左右,將閩寧鎮“風光”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不竭動能。(記者 許晉豫)